衡水金卷先享题2021-2022高三一轮摸底语文3,收集并整理衡水金卷先享题2021-2022高三一轮摸底语文3得系列试卷及其答案,查看更多衡水金卷先享题摸底卷请关注我们!
1、2021衡水金卷先享题摸底卷答案数学
2、2021衡水金享卷高三一轮复摸底测试卷
3、2021衡水高三一轮摸底m
4、2021衡水金卷先享题高三一轮复摸底测试卷(一)化学试题及答案
上善若水出自?()
B、《庄子》
【解释】
“上善若水”是一个成语,善:最完美;指的是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或者细微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水,无色无味,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无所滞,它以百态存于自然界,于自然无所违也。
【出处】
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影响】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并对孔子有重大的影响。孔子:“水有九德,是故君子逢水必观。”
《孔子家语·三恕》:“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曰:‘君子所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对曰:“‘其不息,且遍与诸生而不为也.夫水似乎德,其流也则卑下,倨邑必循其理,此似义;浩浩乎无屈尽之期,此似道;流行赴百仞之嵠而不惧,此似勇;至量必平之,此似法;盛而不求概,此似正;绰约微达,此似察;发源必东,此似志;以出以入,万物就以化洁,此似善化也.水之德有若此,是故君子见,必观焉.’”
《荀子·宥坐》:“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絜,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见大水必观焉.’”
衡水金卷先享题2021-2022高三一轮摸底语文3
郁达夫30年代的小说《迟桂花》主要表现了()
B.性苦闷的情绪
C.隐逸的思想
D.追求革命的思想
C.隐逸的思想(为什么总是要套一顶大帽子?) 郁达夫的早期代表作《沉沦》以强烈的感伤和抒情色彩著名,并因其带有作者自我经历的影子,被称作是“自叙传小说”。《迟桂花》创作于1932年,算是郁达夫的晚期作品,与《沉沦》相比,它的思想和艺术特点有了明显的改变。 作品的最大艺术特点是散文化的叙事风格和内敛却又强烈的感情色彩 莲是作品最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她是一个农村青年妇女,美丽善良,性格率真,尽管遭受了生活的挫折,却依然保持着天真活泼的性格。正是她的美丽、沉静和乐观,给予了叙述者“郁先生”强烈的精神愉悦,使他被燃起的欲望得到净化,心灵也融化为澄静大自然中一部分。作品将莲的形象和迟桂花时时相映衬,又把她的性格气质放在翁家山的大自然世界中,仿佛她不只是一个具体的人,同时也成为了大自然美和宁静的化身,是一枝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迟桂花”。 作品取名《迟桂花》。迟桂花作为行文的线索贯穿全篇,给灵秀的翁家山抹上一层独特的风韵。作者几次写到迟桂花,第一次,老郁伫立在半山亭中,微风中竟含满一种说不出的撩人的桂花香气,借以桂花著名的满觉陇和偏僻的翁家山相比,突出后者的花香沁脾,喜爱之意显而易见;第二次,喝桂花茶的时,以翁则生之口,盛赞迟桂花,“因为开得迟,所以日子也经得久”;第三次,在祝婚词上,老郁将迟桂花与翁则生迟来的婚姻并论;最后,与翁家兄妹分别的时刻,“我”发自内心地喊出“但愿我都是迟桂花”。迟桂花是和谐与清新的音符,是青春与幸福的代言词,是天真自然的莲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234306439妹的化身,在作家的笔下,迟桂花,每一点,每一瓣,都在言美! 这一切,使《迟桂花》问世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普遍喜爱,也得到了研究者们的高度评价,它被誉为是郁达夫在艺术上最精致成熟的小说,也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具有浓郁抒情味的小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