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先享题2021-2022语文复摸底,收集并整理衡水金卷先享题2021-2022语文复摸底得系列试卷及其答案,查看更多衡水金卷先享题摸底卷请关注我们!
1、2021至2022学年高三语文衡水摸底卷
2、2022到2022学年度高三一轮复摸底测试卷数学衡水金卷先享题摸底卷
3、2021届衡水中学准高三摸底联考
4、2021至2022学年度高三一轮复摸底测试卷历史一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
《三字经》成书于()。
B.唐代
C.南宋
D.明代
最早的《三字经》出自南宋,分别由宁波人王应麟和广东顺德区适子撰写,后来王应麟版本的《三字经》和区适子的《三字经》合二为一,也有人说《三字经》是区适子撰写的。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扩展资料:
《三字经》的影响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知名度极高。古代儿童都是通过背诵《三字经》来识字知理的。《三字经》用简洁通俗的白话讲出了亘古不变的哲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不受文字限制,用通俗的文字将经史子集等各部类的知识揉合在一起,全文用典极多,全篇充满乐观精神;在《三字经》出现之前,蒙学读物都是四个字一句。
《三字经》则以三言形式出现,读起来轻松愉快,更符合儿歌特点,明朝赵南星称其“句短而易读,殊便于开蒙”,故此为蒙学第一书。《三字经》在古代被称为“小纲鉴”,可以将零散的知识贯穿起来,使读书积累的百科知识,得以纳入一个清晰知识体系。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中国三大国学启蒙读物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三字经》
衡水金卷先享题2021-2022语文复摸底
《论语》是一部()。
B.长篇论文
C.杂记
D.语录体著作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是由孔子的学生编撰的。成书之后,一直是中国文人必读的文献,特别是,经西汉董仲舒提倡的“罢免百家、独尊儒术”以后,《论语》就成为中国识字人的必读之书。毫不夸张的说,在中国的古典书籍中,《论语》出版数最多,普及程度最高、影响最深远。
《论语》主要记录的是孔子在伦理、教育和从政、治国、处世、用兵等多方面的言论。全书共收录了500多则有关孔子的思想、言论和行为的一些片段,集中表现了孔子的博大胸怀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襟怀,内容涵盖广泛、《论语》奠定了“儒教”基础,整本书论述精辟,见解独到,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成为后人教育、从政、经商、做人、处事,治国平天下的行为评价的准则。
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已经证明她在历史上的价值,只要你精心研读,这句话并不为过。《论语》中的每一句话,都经过几千年历史的打磨和考验,被视为“真理”。它是做人处事的好老师;它是为官治世的箴言录;它是启迪教育智慧的宝典集;它是文化人学养形成的珠宝库……
《论语》是我国古老的最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它极大的影响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人格的形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经过岁月的浸洗和润染,孔子的人格与修养,学识与言论,行为与理想,已渗透到中国人的血脉里,他的知识成为学问的衡量标准;他的思想成了中国人的价值取向;他的人格成为中国人的座右铭;孔子思想一直在滋润中国人的心灵。成为中国人共有的东西,鼓励和指导中国人对理想社会、和做人规范、道德水准的追求……。
《论语》只是语录体的著作,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多是孔子在生活中的谈话记录,但(也许经过后人的润色和加工)句句经典,没有多余的字句,简练、精辟。真实记录了孔子的伦理教育和从政治国等多方面的思想,涵盖广泛,论述精到,真知灼见,标新立异。
不读不知道,读了知其妙:仅就他对“君子与小人”的区分,鉴别,就振聋发聩。
“君子”这个词是不是孔子发明的,笔者没有考究,也许在他之前就已经有过“君子”之说。但他为“君子”的定位,对君子的言行与“小人”言行的界定,既是为人处世的要求,又是区分评价君子与小人的标准。是前无古人的。什么是君子?为什么要做君子,不要做小人?做君子有什么好,做“小人”有什么害?《论语》并没回答这些问题
,然而,几千年来,做君子已经在人们的灵魂里闪耀着。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目标:要当君子,不做小人,甚至,以做君子为荣耀,以小人为不肖,这不能不说是孔子的功劳。
以前总认为:人上人是君子,当官的,出人头地的、见识广的是君子,你细读论语,不是!!
是想:君子与小人,没有地位的高低、贫富之别,只是人格的区分。不是说君子高人一等,小人就低人一截。他只是把人分为两个层面。是评价人、理解人的标准而已。
孔子提倡君子之风,并倡导君子要带动、影响和教育“小人”,他说,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就是说为君子的德行就像风,小人的德行就像草,风向哪边吹,草就跟着向哪边倒。
……总之,《论语》是中国,古老的、原始的、极为优秀传统文化,他在中国的文化史上站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我们需要认真的研究它、继承它,学它。